品牌 | 巴斯夫 |
货号 | B3G8 |
用途 | 注塑级 |
牌号 | B3G8 |
型号 | B3G8 |
品名 | PA66 |
外形尺寸 | 颗粒状 |
生产企业 | 巴斯夫 |
是否进口 | 是 |
PA66
PA66(聚酰胺66或尼龙66),同PA6相比,PA66更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仪器壳体以及其它需要有抗冲击性和高强度要求的产品。
填料/增强材料
|
|
|||
特性
|
|
|||
用途
|
|
|||
机构评级
|
|
|||
RoHS 合规性
|
|
|||
形式
|
|
|||
加工方法
|
|
|||
多点数据
|
|
物理性能 |
干燥
|
调节后的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密度
|
1.43
|
--
|
g/cm3
|
ISO 1183 |
熔融体积流量(MVR) (275°C/5.0 kg)
|
25
|
--
|
cm3/10min
|
ISO 1133 |
收缩率
|
ISO 294-4 | |||
垂直
|
0.80
|
--
|
%
|
|
流动
|
0.24
|
--
|
%
|
|
吸水率
|
ISO 62 | |||
饱和, 23°C
|
5.4 到 6.0
|
--
|
%
|
|
平衡, 23°C, 50% RH
|
1.6 到 2.0
|
--
|
%
|
|
粘数 (96% H2SO4)
|
140
|
--
|
cm3/g
|
ISO 307 |
机械性能 |
干燥
|
调节后的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拉伸模量
|
13000
|
8200
|
MPa
|
ISO 527-2 |
拉伸应力 (断裂)
|
205
|
135
|
MPa
|
ISO 527-2 |
拉伸应变 (断裂)
|
2.8
|
4.6
|
%
|
ISO 527-2 |
拉伸蠕变模量 3 (1000 hr)
|
3300
|
--
|
MPa
|
ISO 899-1 |
弯曲模量
|
10500
|
7400
|
MPa
|
ISO 178 |
弯曲应力
|
290
|
205
|
MPa
|
ISO 178 |
冲击性能 |
干燥
|
调节后的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
ISO 179/1eA | |||
-30°C
|
11
|
11
|
kJ/m2
|
|
23°C
|
14
|
--
|
kJ/m2
|
|
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
|
ISO 179/1eU | |||
-30°C
|
85
|
--
|
kJ/m2
|
|
23°C
|
90
|
110
|
kJ/m2
|
|
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
ISO 180/A | |||
-30°C
|
12
|
--
|
kJ/m2
|
|
23°C
|
16
|
12
|
kJ/m2
|
新闻:
碳纤维增强P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替代铝和镁
· 适用于汽车结构应用、消费类电子产品和负载工业设备
巴斯夫目前正在扩大其Ultramid® Advanced的PPA产品组合,并推出填充物为20%、30%和40%的碳纤维增强型产品。这些新材料的优点是:它们可以制造出极轻的零件,安全地取代铝和镁而不损失硬度和强度,并且具有导电性。新牌号将这些性能与Ultramid®Advanced N(PA9T)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使其在市场上已有的碳纤维增强PPA中独树一帜: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高,耐化学和水解性好,强度和模量高。新的碳纤维增强牌号可用于制造车身、底盘和动力传动系统的汽车结构件,工业应用中的泵、风扇、齿轮和压缩机,以及消费电子产品中稳定的超轻部件。巴斯夫的这一产品补充了其已在市场上销售的50多个牌号的PPA产品组合。
新型碳纤维增强PPA材料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碳纤维的选择、含量以及添加剂工艺进行调整。含40%碳纤维填充的Ultramid®Advanced N3HC8在80℃条件下的强度和模量比镁或铝更好。
巴斯夫PPA业务管理的Michael Pilarski说:“我们的新型碳纤维的PPA化合物是理想的金属替代品。这不仅仅是从材料性能的角度来看。最近,我们看到不同国家的镁生产商出现了安全问题,这使得供应相当不稳定。用镁或铝生产零件还需要额外的后处理和工具,这增加了总体成本。鉴于我们的PPA新牌号有机会减轻25%至30%的重量,我们可以为传统金属制造的零件提供一个安全、经济高效和高性能的替代品。”
将这些新材料与巴斯夫的模拟软件Ultrasim®相结合,以正确模拟零件行为并优化模具几何结构,因此,Ultramid® Advanced碳纤维牌号可以为不同行业的功能集成和减重做出贡献。采用电子驱动或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汽车可以通过减轻结构或动力总成部件的重量来提高性能;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轻薄型精密结构可以从新型PPA材料的高硬度和强度、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极低的重量和良好的加工性中获益;由于新型碳纤维牌号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以及高耐化学性、耐热性和耐磨性,可以轻松生产重型、高负荷和长寿命的工业设备,如泵和压缩机。
碳纤维增强的PPA化合物也显示出比具有类似增强物的玻璃纤维增强PA更低的重量和更高的拉伸模量。用20%碳纤维增强的PPA牌号比用50%玻璃纤维填充的PA6或PA66轻约20%。20%碳纤维增强Ultramid® Advanced化合物的拉伸强度比填充50%的玻璃纤维增强PA更好或相当,同时显示出更好的加工性能。
一加快关键产品补短板,增强自主保障能力
围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以及国防*等行业对高端化工新材料的需求,突破一批关键化工新材料以及关键配套原材料的供应瓶颈,提升化工新材料整体产业化发展水平。
二优化提升现有材料性能,满足国民经济需求
针对国内部分化工新材料质量不高,性能不稳定、应用领域低端等问题,选择一批需求量大、应用面广、有较好技术基础的重点化工新材料产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深化产学研用合作,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和牌号,实现高端化、差异化、系列化发展,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三推动新材料市场应用,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
加强材料改性、复合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树脂/树脂、树脂/纤维、树脂/金属等合金材料、复合材料,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的复杂要求。推进国产电子化学品在半导体、大型集成电路领域的应用,提高汽车(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大飞机等领域轻量化化工新材料国产化水平,加快聚氨酯在建筑节能、道路铺装、木工建材、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等。
四加强前沿材料研究,抢占技术制高点
重点推进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黑磷烯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关键材料、*环境用材料、材料基因工程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