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牌 | 杜邦 |
货号 | 545 |
用途 | 瓶盖 |
牌号 | 545 |
型号 | 545 |
品名 | PET |
外形尺寸 | 颗粒 |
生产企业 | 美国杜邦 |
是否进口 | 是 |
Rynite® 545 BK504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RESIN
DuPont Transportation & Industrial
Product Description:
45% Glass Reinforc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总览 | |
材料状态 |
|
资料 1 |
|
UL 黄卡 2 |
|
搜索 UL 黄卡 |
|
供货地区 | 北美洲非洲和中东拉丁美洲欧洲亚太地区 |
填料/增强材料 |
|
RoHS 合规性 |
|
部件标识代码 (ISO 11469) |
|
树脂ID (ISO 1043) |
|
物理性能 | 额定值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密度 | 1.70 | g/cm3 | ISO 1183 |
收缩率 | ISO 294-4 | ||
垂直 | 0.80 | % | |
流动 | 0.20 | % | |
粘数 | 55.0 | cm3/g | ISO 307 |
机械性能 | 额定值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拉伸模量 | 15500 | MPa | ISO 527-2 |
拉伸应力 (断裂) | 175 | MPa | ISO 527-2 |
拉伸应变 (断裂) | 1.9 | % | ISO 527-2 |
弯曲模量 | 14000 | MPa | ISO 178 |
泊松比 | 0.33 | ||
冲击性能 | 额定值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23°C) | 11 | kJ/m2 | ISO 179/1eA |
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 (23°C) | 60 | kJ/m2 | ISO 179/1eU |
热性能 | 额定值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热变形温度 (1.8 MPa, 未退火) | 230 | °C | ISO 75-2/A |
熔融温度 3 | 249 | °C | ISO 11357-3 |
线形热膨胀系数 | ISO 11359-2 | ||
流动 | 1.7E-5 | cm/cm/°C | |
垂直 | 8.5E-5 | cm/cm/°C |
电气性能 | 额定值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表面电阻率 | 1.0E+15 | ohms | IEC 62631-3-2 |
体积电阻率 | > 1.0E+13 | ohms·m | IEC 62631-3-1 |
介电强度 | 32 | kV/mm | IEC 60243-1 |
相对电容率 | IEC 62631-2-1 | ||
1 MHz | 4.20 | ||
100 Hz | 4.50 | ||
耗散因数 | IEC 62631-2-1 | ||
1 MHz | 0.014 | ||
100 Hz | 0.021 | ||
漏电起痕指数 | 225 | V | IEC 60112 |
可燃性 | 额定值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燃烧速率 4 (1.00 mm) | < 80 | mm/min | ISO 3795 |
UL 阻燃等级 | UL 94, IEC 60695-11-10, -20 | ||
0.75 mm | HB | ||
1.5 mm | HB | ||
FMVSS 可燃性 | B | FMVSS 302 | |
雾化 - G-value (condensate) | 0.0 | mg | ISO 6452 |
充模分析 | 额定值 | 单位制 | |
顶出温度 | 170 | °C |
注射 | 额定值 | 单位制 | |
干燥温度 | 120 | °C | |
干燥时间 - 热风干燥机 | 4.0 到 6.0 | hr | |
建议的*水分含量 | 0.020 | % | |
加工(熔体)温度 | 280 到 300 | °C | |
Melt Temperature, Optimum | 285 | °C | |
模具温度 | 110 到 130 | °C | |
Mold Temperature, Optimum | 120 | °C | |
保压 | 80.0 | MPa | |
Back Pressure | As low as possible | ||
Drying Recommended | yes | ||
Hold Pressure Time | 4.00 | s/mm | |
Maximum Screw Tangential Speed | 12 | m/min |
南澳大利亚州议会近日通过了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的法案,虽然受疫情影响,新规定推迟至2021年实施,但世界各地频现“禁塑令”还是引起业界极大关注。
塑料垃圾一直是困扰全球的环境问题。据统计,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进入到海洋中。这意味着,全球平均每1米的海岸线就会新增大约15个塑料袋,而这些塑料若要在自然环境下完全分解,需要470年。触目惊心的塑料垃圾污染给海洋生态以及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塑料垃圾污染每年也给全球经济造成巨额损失。在此背景下,生物降解材料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追捧的缓解塑料污染的有效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出台了限制塑料使用的政策或法令,通过对塑料袋征税、自愿协议、全面禁令等方式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随着对一次性不易回收塑料制品禁限政策的出台,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推动。
发达国家中以美国、欧盟、日本的废塑料回收利用率高达50%以上。发展中以及不发达国家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只有20%左右。不完善的废弃塑料垃圾处理所造成的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促使生物降解塑料成为研发热点。全球生物基材料产能约3300万吨,生物基聚合物约6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7%。
聚乳酸市场蓝海显现也是生物降解塑料迎来风口的一个特征。生物降解塑料作为塑料的一个种类,具有传统塑料优异的加工性能,同时还具备生物降解特性。在可降解塑料中,最常见也是应用最广的当属聚乳酸(PLA)。而随着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提速,日前,聚乳酸价格飞速上涨,一货难求。全球缺口为10万~15万吨。
可以说,禁/限塑令为生物降解材料带来了黄金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兼具塑料特质并能满足环保要求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岂不是也成为行业转型、保持可持续发展、保护大环境的“利器”?